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No.259(03) 18-2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陶行知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三重境界
From “Natural Being” to “Self-Awareness” to “Self-Actualization”: The Three Stages of Tao Xingzhi'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al Thought

周洪宇,曾嘉怡

摘要(Abstract):

陶行知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先驱者,其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过程呈现出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三重境界,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自在阶段(1891—1905),陶行知在徽州文化、家教传统和蒙馆、经馆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吸收内化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自觉阶段(1906—1916),随着主体意识的逐步觉醒,陶行知开始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进行理性思考。自为阶段(1917—1946),随着主体意识渐趋成熟并外显于行动,陶行知为了适应世情、国情和教情的深刻变化,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改革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陶行知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三重境界,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有助于为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宝贵的历史镜鉴和实践样本。

关键词(KeyWords): 陶行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三重境界;阶段特点;自主知识体系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理论内涵、指标体系、国际比较与建设路径研究”(24&ZD17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21JZDW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周洪宇,曾嘉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